翻新时间:2023-08-07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七八岁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白纸,给人无限想象。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让孩子作文,春天的一草一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也许他们因司空见惯,有却也会如无。换不起注意,哪会有诗情画意呢?只有真把作文教学当作一项工程去建设,从根本上着手于白纸上涂鸦,勾画出美的痕迹,提升孩子们作文素养,改变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急于求成”的现状,孩子们的言语真才会如小河的流水,清澈与不息,稚嫩的笔端才会描绘出优美。
【教学流程】
四步:
一、走进春天
第一单元,要求学习《找春天》、《笋芽儿》等课文,在“语文园地”安排了习作“春天里的发现”的话题,可以看出本模块的重点:“悟春”,“写春”。
1、引领学生作好写作前的动员与准备:
当教学进程已拉开了本单元的教学序幕时,教师应作好“写春”的整体布置。特别是在习作前一周,走进春天的活动就须得特意安排好,才能让孩子放眼春景中的人、事、物,触摸到春天。
设计导航:走进春天,传统的作文几乎都是在教室的这个车间完成,写的是一些想象作文,或美其名曰“创景设情”之作。纵观以前“春天里的发现”的同主题作文的生产线,不少就产于教师为了完成教材任务,让学生在“写即成”中完成。春天在哪里?学生作文字里行间模式化,假话、空话、大话、套话,见不着一点儿童气息,常有整班几十名孩子共描绘一幅画的格局。
2、“任务驱动”。在孩子跃进春天的门坎前,教师让孩子领着任务前去踏青。如:
⑴ 在哪里去找春天?为什么会是一个这样的春天?
⑵ 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春天静悄悄的发生?
⑶ 这一春的变化对人们有些啥影响?
……
学情分析:没有走进春天的感知经验,没有春天情投意合的生活阅历,孩子一定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画卷,哪会有激情飞扬的文字?作为本学期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走出教材文本,到大自然中去找到一些活的教学素材与资源,等于说为孩子们作文开闸放水。
“春天里的发现”,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学生先走进春天然后作文,实是“用我手写我心”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春天中找到,“春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尖……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
二、找朋友
1、走进春天,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眼、耳、口、鼻,让孩子们在实践找到写作文需要的素材(朋友)。
设计导航:春天,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二年级孩子的形象思维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要让他们在春天里有所发现,教师能将抽象化的春天,让孩子们指向形象化的载体,可说是写作技巧的指导。如让孩子抓住春天里的一些变化,通过同事与物产生的丰厚感情,去揭示出春天特有的东西。
2、在找朋友的这个点上,教师给孩子可作如下提示:
⑴ 谁是我的朋友(景、物、人都行)。
⑵ 成为春天里的朋友,我们的偏见、习惯、性格等在相互间有了什么影响?
⑶ 应该如何对朋友建议,保护我们的朋友?
⑷ 我们在春天里的行动是什么?
⑸ 我们成为朋友意味着什么?
⑹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⑺ 它阐明了哪些人类体验?
⑻ 交这样的朋友有什么意义?
……
学情分析:教师点拨,感知春天,找到春天的朋友,是非常适合二年级的认知特点的。找朋友,成为朋友,这之间的认知过程,能换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前面提到的解放儿童的大脑,并不等于说放手的让孩子们去找写作素材,对于才开始写作文的孩子来说,“牵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孩子们才会真正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三、赞美春天
1、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赞美春天:
可以把“练说句子”作为重点。如:
⑴ 仔细观察,能找到了春天的朋友,就能在同学们面前谈出自己是怎样在春天里发现这一位朋友。
⑵ 为新朋友你已经做了些什么?还打算做些什么?……
设计导航:学生经过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大脑中的春景图一定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如何激活学生的这一潭深水,让其涟漪荡漾开去,可说是写好这次作文的保证。从大脑的感知到用口表达出来,可说是人们经常忽视了的一个重要的低年级作文教学环节。孩子真正写好这一次作文,抓好赞美春天的教学流程,过渡作用的承上启下,才会在后面的写作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2、辅助活动:
在赞美春天的同时,并相伴一些其它活动,如:
⑴ 写写、画画春天。
⑵ 诗配画智力接龙。
⑶ 唱歌与编舞,将春天艺术化处理。
学情分析:让孩子相互间交流,相互间感知,会是一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此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并辅助活动艺术处理春天一些感知,不但形式上的新颖,而且更能调动与激活学生的一切器官,让孩子都能说、会说。
四、写春天
1、组织学生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
学情分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再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可说就会是下笔如有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完成“春天里的发现”作文的最后过程中,只要鼓励好孩子们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的就怎样写出来,就一定能放开的去写。
2、采用回贴式作文批阅方法:
回贴式批阅最大的特点是“暖心”。这一环节,是此次作文的收尾工作,一定得注意对孩子写作意识的保护与激励。采用回贴的方式,特别是对那些会说不会写的孩子,降低作文水准不是办法,在回贴中加强辅导显得非常重要。
【新方法介绍】
回贴式作文批阅方法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改以前每次当学生作文写作完毕之后,老师不立即把作文本收上来,堆放在案头,而是让学生时常拿着自己的作文本,与教师学生、家长等开展如发贴一样的对话,让学生一改再改,在修改与发贴中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我,从而提高驾驭作文写作的技巧。
学生作文,教师评定,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方法。只要你打开作文本,从作文本的设计中也可看出与理解其渗透的作文教学的理念。网络时代,作文教学正在开放化式的发展,其批阅方法也应如此。回贴式作文批阅运用而生,把学生的作文看作发贴,教师引导学生回贴,跟贴,一种更富有人气的批阅方式的产生,不但是对教师工作量的解放,更可说是对作文批阅的解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以增加知识的小游戏
- 仙居观油菜花
- 妈妈的爱
- 如诗的春天
- 校园的那株紫藤树
- 我学会了溜冰
- 走在春风里
- 兰
- 难忘的早读
- 熊猫
- 紧张的英语竞赛
- 心情
- 第一次做家务
- 我的烦恼
- 梅花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9)刑法论文
-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4)刑法论文(1)
-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2)刑法论文(1)
-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模式探讨
- 闽中秋思
- 端午节挂蛋兜的来历
- 夜凉中秋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13)刑法论文
-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6)刑法论文(1)
- 中国医生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初探
-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5)刑法论文(1)
- 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发生在中秋前夕的乌龙血案
-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例
- 关于金融刑事立法改革的法律构想(2)刑法论文(1)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