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看读说写——《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配有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可以通过“看”、“读”、“说”、“写”进行教学设计。
一、看——了解图意
“看”,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再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说说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样子;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这样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表达的条理性。最后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秋天?学生答出稻子成熟和树叶变黄往下落这两点即可,至于秋天的天空显得更高更蓝一点可在课文中进一步说明。
二、读——弄懂课文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划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二段可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蓝”、“白”、“黄”是秋天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碧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田,真是秋高气爽,丰收在望。这时教师可问: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秋天这美丽的丰收景色,我们应用高兴的、赞美的语气去读。
课文三、四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个比喻句都与小动物有关。一是“小鱼藏在树叶底下,……”,二是“蚂蚁爬到上面……”,三是“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这三句话把动物生动活泼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草枯叶黄的秋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游、藏、爬、跑”等几个动词要重读,“伞”、“运动场”、“电报”这几个喻体前要稍作停顿。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三、说——训练表达能力
“说”这个环节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在看图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句说图上有什么。在讲读课文时,可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如(1)“蓝天上飘着白云”和(2)“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这两句比较时,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的不同,再说说加上“高高的”和“几朵”有什么作用。在句子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说话要说得具体生动。课文结束后,可问:除文中所说秋天的特点,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来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受以及课外观察所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强化课堂练笔
学完本课,可让学生模仿《秋天》语句,以《找秋天》为题,写出二三种植物秋天的特征;或者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一写果园里、庄稼地里、田野里、街道上哪些现象表明秋天已经来到。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课堂练笔,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爱心小天使
- 快乐的五一假日
- 快乐的五一
- 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 春到宜春
- 母亲节的礼物
- 我长大了
- 读《奇迹》有感
- 游龙湾海滨
- 我爱故乡的桔子树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五彩缤纷的初春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玩大力士游戏
-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 创意文化产业视角下四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工科学生人文教育
-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之我见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刑法论文(1)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
- 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狂妄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3)刑法论文(1)
- 《陶罐和铁罐》
- 《黄山奇石》讲读教案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3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掌声》教后记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观潮》第二课时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小摄影师》|人教版
-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