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材分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教学流程】
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自读。
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
交流识字方法。
5、重点指导“病”字的写法。
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
(理思路,明线索。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1、二年级学生已掌握初步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总结、推广。
2、生字的练读和练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点评〗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张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的关系,识和写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第二版块: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
三、联系实际,对比体会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
2、自由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
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感受──“真没意思”。
4、齐读1、2两个自然段。
学生图画,理解词语。(病床 病房 传染病 病了)畅所欲言,想象科利亚的“不能”和“只能”,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再次整体感受科利亚的心情。
(以词语为切入口,自然恰当。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放飞想象,思考、发现、讨论。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独与寂莫。因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这一部分课文领会不深、掌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在此环节中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达到进入文本的目的。
〖点评〗
教师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教学效果颇佳。
第三板块: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
四、多样练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一边读一边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旁画★。
(训练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2、指导学生自由读。
自由交流、朗读。
(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3、引导学生汇报朗读:
重点指导、训练以下句子:
⑴ 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⑵ 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学生试读,展示不同的读法。
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可爱”一词,感情朗读。
(突出个性,让不同的读法呈现在课堂中。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领悟。)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在对第4自然段的训练中,以多样化的朗读丰富课堂教学。本段中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学生在展示朗读时,如遇到困难,教师要范读或带领学生逐个分句读,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读好。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1、齐读全文。
2、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可以再写一写。
动口说、动笔写。
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回归整体。
(阅读文本与写话训练相结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总评】
《窗前的气球》故事情节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张娟老师执教这一课时,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中国,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偷书”
- 与蜜蜂的一次大战
- 节日看烟花
- 包馄饨
- 我的小制作
- 打雪仗
- 制作成长记录袋
- 我当“小保姆”——寒假记事
- 有趣的比赛
- 杀鸡
- 护蛋记
- “比武”
- 青蛙回家
- 寒假趣事
- 春节趣事
- 谈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看大学生学习改革
- 略恰中学年轻核长的治教策略
-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 浅谈我国成人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对策
- 浅论企业文化及其塑造
- 网络对组织沟通行为的影响
- 浅议校园网环境下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的建设
-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
- 浅论教师的基本人格类型
-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流行文化元素探因
- 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 开启心灵之门——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试论教师的基本人格类型
- 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
- 文艺道德建设与和谐文化构建
- 《金色的鱼钩》学法提示
- 《金色的鱼钩》分段段意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金色的鱼钩》中心思想
- 让金色的鱼钩永放光芒
- 《金色的鱼钩》近义词反义词
- 《金色的鱼钩》课文导学
- 《金色的鱼钩》写作特点
- 《金色的鱼钩》难句剖析
- 草地入党
- 《金色的鱼钩》重难点精析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 《金色的鱼钩》相关链接
- 读《金色的鱼钩》
- 《金色的鱼钩》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