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2
《司马光》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海里的标点符号
- 小鸡过河
- 假如
- 咖啡
- 我有许多美妙的梦想
- 彩色的蛋
- 小青蛙去上学
- 小虾冲关
- 未来的世界
- 我的来历
- 我有一个梦想
- 我是宇航员
- 梦
- 假如
- 淘气的小螃蟹
- 探析中国罢工权立法焦点(1)论文
- 浅论从人权视角考察我国宪法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1)论文
- 从比较法看司法制度中的宪法原则论述(1)论文
- 论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1)论文
- 德国宪法解释方法与比较解释的可能性(1)论文
- 国家赔偿制度发展 宪法支撑探究(1)论文
- 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1)论文
- 浅析我国公民知情权(1)论文
- 论现代西方法治理论对宪法“限权”功能的重视(1)论文
- 试析多元化互动型宪法解释机制探析(1)论文
- 关于最高检察院法律解释权 宪法思考(1)论文
- 谈宪法监督秩序与正义价值的冲突与协调(1)论文
- 对宪法“人权”概括性条款的分析(1)论文
- 南非宪法法院的“合理性审查标准”介评(1)论文
-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理论思考(1)论文
- 《珍珠泉》语言积累
- 美丽的珍珠泉
- 《珍珠泉》难句解析
- 家乡的小溪
- 《珍珠泉》语言感悟
- 一泓秋水
- 《珍珠泉》教学杂谈
- 诵读传世名篇,领悟泉城之美
- 趵突泉
- 水墨江南
- 歌溪
- 《珍珠泉》课文结构
- 为什么有的泉水是热的?
-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特别多?
- 《珍珠泉》课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