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一分钟》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我感悟”是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拓宽、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4、通过学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组织游戏:
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2、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什么?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学生质疑。
三、合作探究,感悟课文
1、思考:
迟到一分钟怎么变成二十分钟呢?认真读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3、集体交流:
你们小组都读懂了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
5、读完课文,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四、结合实际,自主学字
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
读准字音、给生字找朋友、自学生字笔顺,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2、教师板演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3、将学生写的生字展示评比。
五、深化认识,实践拓展
1、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⑴ 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⑵ 在你的生活中,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动手试一试。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荷花
- 美丽的彩虹
- 我的书包
- 中午我当家
- 有趣的游戏
- 秋游
- 我的侯老师
- 我游张家界
- 游牡丹园
- 世外桃源
- 打乒乓球
- 大扫除
- 画鼻子
- 快乐的暑假
- 我的好朋友
- 浅谈高校院系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 论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困惑与对策略析
-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浅析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外部条件优化
-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浅析
- 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分析与研究
- 浅谈如何搞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民间兴学二十年:试论大学变革的示范
-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浅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
-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与对策
-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 论心理契约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 浅论如何通过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中心思想
- 《热爱生命》词语解释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语句赏析
- 《热爱生命》重难点讲解
- 《热爱生命》时代背景
- 《热爱生命》疑难解析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结构分析
- 《热爱生命》问题探究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