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1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表现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所配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课文从简介紫丁香开始。本课语言流畅,富于情趣,教学时要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简要介绍:

紫丁香是一种树干,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成长在我国北方,可供人们观赏。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节朗读。

2、读本课生词,分别找出前鼻音(踮倦院)、后鼻音(梦浓盛)、翘舌音(眨沙枝)的字。

3、读了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思考题:

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要载?

4、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

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2、朗读第2小节,想一想:

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智多星栽在老师的窗前?

3、默读3~5小节,想一想:

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4、小结:

第二小结总写紫丁香和老师做伴,第3~5小节分别写紫丁香的绿叶儿的响声,盛开的小花和飘出的花香与老师做伴。这实际上是写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5、小朋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开始非常辛苦,小朋友们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找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摘抄的赞美老师的语句

二、指导学生朗读

1、第1小节要体现出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2、第2小节是小朋友栽紫丁香的目的,要读的亲切,重读“夜夜”,以充分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3、第3、4节中的“你听”“你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地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消除疲倦”“感谢挂牵”都要重读。

4、第5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三、指导背诵

1、提问:

这首诗一共5个小节,请你们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板书。

3、学生书熟读课文。学生试背课文。

四、写字指导

五、课外作业

写赞美老师的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当官的烦恼
在比赛中成长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交通安全
看《鲁滨孙漂流记》观后感
我爱画画
紧张的十分钟
和月亮聊聊天
练毛笔字
无题
悠悠母校情
家乡小镇
宠物世界
我的理想
秋游连续剧
中铁总公司优秀青年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市审计局干部事迹材料
农机局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转业军人先进事迹
集团公司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事迹材料
乘务长先进事迹材料
劳动局副局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
市政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烟草公司销售部先进事迹材料
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学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争做知识型职工标兵先进事迹
铁路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使命
网络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技术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乡镇内审工作
大众文化的一般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审计
实质重于形式:一条容易引起审计失败的会计原则
读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体会
论1931年荆江地区的赈务
企业偷漏增值税的审计切入点
弗莱的文化理论实践研究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形成
构筑乡镇审计工作发展平台
谈如何提高CPA审计质量
分析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把握“三个对于”搞好外资运用审计
让不和谐奏出美丽音符──谈《老人与海》的课堂教学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送友人入蜀》解析
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写作特点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学资料
不落的太阳──读《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