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运用电教手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选用问题教学模式,实施综合性学习,加强朗读和想象,注重感悟和熏陶,并以自学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力求体现“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1、加强整合,实施综合性学习:
将奇石图像与相关课文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低段学生比较发达的形象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建议学生课后观看和阅读介绍黄山风光的资料,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凭借教材和图像,进行朗读、想象、感悟、口述、笔书、命名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在形式上实现综合性学习。
2、改进教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各部分内容时,基本上都是按照自我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先按学习要求(老师提示的或学生自悟的)自我探究,随时进行同座合作,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全班合作。
3、“举一反三”,培养自学能力:
导读第二自然段,扶读第四自然段,自读第三自然段,老师的引导由多到少,学生的自学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从学习的要求,到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样“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注重感悟和熏陶,突出课程人文性:
着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观察图像,感悟每块奇石的神奇,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介绍奇石的各自然段写法的同异,这既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又突出了人文性。
5、注重想象和质疑,突出创新教育:
让学生想象略写的奇石,并口述自己想象的奇石,再选一个写下来,这是把想象与感悟美、学表达结合起来,是把培养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在课前、课中随时让学生质疑,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为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要求】
1、凭借课文,利用课件,通过朗读、观察、想象、听说等语文实践活动,理解、应用和积累语言,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软盘。
【教学过程】
一、激发阅读期待
1、在我们安徽省南部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山,它的名字叫作──黄山。
2、奇丽的黄山有“四绝”:
云海、奇峰、奇松和奇石。
3、齐读课题。
4、提出预习后想知道的和不懂的问题,讨论一些非重点而又较有价值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初读感知:
投影引路:
⑴ 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挑选自己读得最拿手的部分读给同组同学听,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⑵ 一边读课文,一边看插图和投影展示的奇石图像,还要一边想,然后把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说给同组同学听,能有争论最好。
2、全班合作学习:
⑴ 分自然段竞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读。
⑵ 小组代表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3、细读领悟:
导读第二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仔细观赏黄山奇石,思考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⑴ 投影引路:
“仙桃石”图像及第二自然段课文。
① 读一读课文,看一看图像,想一想“仙桃石”怎样神奇?
② 练一练朗读,最好能读出“仙桃石”的神奇;
③ 在学习过程中,同座之间要互相合作。
(口头提示:互相交流体会,讨论问题,评比朗读。)
⑵ 同桌合作学习。
⑶ 交流学习体会。
(说“仙桃石”的神奇。)
⑷ 指名朗读,评比朗读,指导朗读。
4、扶读第四自然段:
⑴ 投影提示:
“金鸡叫天都”图像和第四自然段课文。
① 着重体会“金鸡叫天都”的神奇和练习朗读。
② 同第二自然段比一比,两块奇石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⑵ 同桌合作学习。
⑶ 全班合作学习。
(交流体会,练习朗读。)
5、自读第三自然段:
⑴ 投影:
“猴子观海”与“仙人指路”图像,以及第三自然段课文。
⑵ 独立探究。
⑶ 小组合作学习。
⑷ 全班合作学习。
(谈两奇石的神奇,说两奇石的写法,读好第三自然段课文。)
三、综合实践
1、想象、描述:
⑴ 投影:
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
⑵ 这些奇石的样子,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选一个写下来。把自己写的读给全班同学听。
2、看图、命名:
投影若干奇石,启发学生给奇石命名。
四、略读第一自然段
朗读课文,再谈观赏奇石的感受。
五、再次质疑,释疑
六、教师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未来的我
- 我的帅爸爸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我的妹妹
- 我的妹妹
- 一件有趣的事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胆小的我作文
- 精灵的小表妹
- 新来的老师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我的周老师
- 我的懒虫爸爸
- 心灵的拷问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在地图上飞行
- 思想碎片拾零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麦田里的少年
- 父亲的样子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