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紧扣题眼 辐射全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紧扣题眼 辐射全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紧扣题眼 辐射全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从课题中的“奇”字切入,在解题中知“奇”,在初读中找“奇”,在品读中悟“奇”,在想象中赞“奇”,紧扣“奇”字,辐射全篇。

【教学过程】

一、在解题中知“奇”

1、板书“黄山”,问:“你知道黄山吗?”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老师范读,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知道黄山的地理位置,理解“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3、听了这么多介绍,你觉得黄山怎么样?(神奇,美丽,了不起,为它自豪。)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

4、补课题“奇石”,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样的石头?

(奇形怪状的,少有的石头。)

5、指名读题,读出“奇”: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欣赏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同时,教师又巧妙地穿插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地走近了黄山,特别是感受到了黄山四绝之一“怪石”的奇特,激发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在初读中找“奇”

1、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块奇石呢?请你开打课本自由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线划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打上“★”。

2、学生自由读书,并动笔圈圈画画。

(从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交流:

⑴ 认读生字词。

⑵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奇石?指名说: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⑶ 就这些奇石吗?那怎么表示?读读这些奇石的名字,你觉得它们的名字取得怎么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了奇石,并在朗读中感受到了黄山奇石名字的有趣,奇石数量之多,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在品读中悟“奇”

学生认为哪块石头最奇特,就先欣赏哪块石头,依据学生的兴趣点确定教学的先后顺序。

此处以“猴子观海”为例:

1、出示:

⑴ 猴子观海图片:

请学生上台指出哪块石头是“猴子观海”。

⑵ 想象:

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看)

2、书上是怎么写这块石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找)

3、交流:

说说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到“猴子观海”的奇特了?(说)

⑴ 从动词“抱、蹲、望”体会到猴子形态的奇特。

⑵ 从“一动不动”体会到猴子专注的神情。谁来演一演“猴子观海”?(演)

⑶ 几千年来,这只神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⑷ 通过板画或看图理解“陡峭”。猴子为什么要爬到这么陡峭的山峰上?

4、指导学生把悟到的“奇”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读)

5、师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通过“看、找、说、演、读”欣赏到了奇特的“猴子观海”,下面请你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几块奇石?等等我们一起来交流。

(将“看、找、说、演”与“读”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在对奇石“奇”的体验逐步加深的同时,不断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枯燥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趣,形象地感知黄山奇石的“奇和趣”。)

四、在想象中赞“奇”

1、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赞美一下其中的一块奇石。

(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

(乘着品读所调动的学生高涨的兴致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赞一赞剩下的奇石。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又把课文中隐含的“奇”形象化了,激起了学生对黄山“奇石”的深切喜爱之情,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悄悄得到了统一。同时省略号意义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学前后呼应,整体感强。)

【相关链接】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竞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

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它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嵋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了真好
幸福的三种颜色
新的学期开始了
新学期的打算
一个特殊的大年夜
学骑自行车
我的同学
开学的第一天
我的周末生活
《狼和小羊》续写
我爱你冬天
游园博园
秋天的童话
完善帮妈妈按摩
新同学
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材料
小学教师两基迎国检先进事迹
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国土资源局申报市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质监分局党组织先进事迹
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事迹
广播电视台先进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学生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优秀事迹
模范共产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两基先进个人事迹
优秀历史教师班主任事迹材料
煤矿矿长先进事迹
市国税局办税服务明星先进事迹
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浅谈从关联理论文化语境看化妆品翻译策略的选择
探讨从改写理论看郭沫若的翻译
浅谈文化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审计期望差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试论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
关于内部审计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浅析英语教学与英汉文化差异
审计风险、商业风险、业务关系风险、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
浅谈汉英词汇的语义对应与转换策略
试论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不确定事项审计及其对盈余管理的监管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试论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研究
浅论汉语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探析从文体学看女权主义影响下的英语文体变化
杜甫的象征
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五首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
忧民一世──杜甫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诗情萧飒 意境深邃──杜甫《秋兴八首之“玉露凋伤”》中的意境创造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杜甫文化意义的深入思考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诗歌鉴赏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浅析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