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3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教学难点】
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具准备】
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黄山,激发兴趣:
(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新授
1、逐段学习:
⑴ 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
板书:
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⑵ 指名读第2~5自然段:
① 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板书: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② 出示第二幅图。提问: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
(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⑶ 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
① 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
② 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⑷ 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 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 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 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 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⑸ 学习第5自然段:
① 指名读。
② 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 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④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⑤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⑹ 齐读第6自然段:
①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
② 板书: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③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④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⑤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⑺ 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总结
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秋天
- 秋游
- 青岛一日游
- 跑步
- 发现王国之旅
- 我的梦想
- 秋游
- 雨行园博园
- 飞蚁
- 美丽的秋天
-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 我的名字
- 种豆芽
- 美丽的家乡
- 我的课余生活
- 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
- 悲愤省恨,情感复杂
- 《孟子》论民众
- 遇到最好的自己
- 琢磨“首呼尾应”的好课
- “科学效率观”与“经历教学”的课堂改造
- 童年·游子·故乡
-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 半命题作文“谢谢你,让我懂得了”
- 关于“语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是分享,不是占有
- 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
- 在寂年里肆虐
-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 挖掘课本资源 训练写作思维
-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 12*用心灵去倾听教案B案
- 唯一的听众阅读训练
- 12*用心灵去倾听教案A案
- 唯一的听众-教案指导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片段赏析
-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精彩复习要点
- 唯一的听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品教学设计优秀
- 12*用心灵去倾听测试题
- 12* 用心灵去倾听之教材分析
- 唯一的听众精品
- 唯一的听众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唯一的听众-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