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七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战国时期)
二、学习生字
1.字音。
学生对着生字表读生字,重点读准“娶”和“渠”,前鼻音“选、”和后鼻音“荒”“凿”。
2.字形
(1)将生字按结构的不同进行归纳。
上下结构:荒芜娶苇灾凿渠
左右结构:魏徒磕媳溉
半包围结构:选
(2)重点指导。
荒:中间是亡,千万不要多加一点。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笔是“”。
凿:上边是业,最后两笔是“”。
溉:右半部共9笔写成。
(3)组词练习
①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绅()()徒()()媳()()
概()()选()()魏()()
三、查字典理解词语
1.读课后读读读写写的字词。
2.查字典解词。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四、再读课文,思考书后题
1.读课文,思考书后第一题。
2.用“‖”将课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第二段(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漳河也没有发过水”)。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老百姓。
第三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西门豹发动了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3.全文按什么顺序分段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五、中心思想
本文记述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管理才能和为百姓兴利除害的业绩。
六、关于书后题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西门豹从老爷爷那里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共有两点,第一点是天灾,“年年闹旱灾”;第二点是人祸,官绅、巫婆欺骗老百姓、榨取钱财;百姓头脑里的迷信思想严重。
(2)在惩治官绅、巫婆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西门豹是这么说的,这么做的:
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③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西门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将计就计,用事实惩治首恶,教育老百姓,只有尊重科学,开凿引水,科学种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2、这篇课文是用什么顺序写的?(见自学提示)
七、布置作业
1、生字抄词
2、语训
3、给家长讲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牛粪的秘密
- 爱的故事
- 我的家乡
- 游北京动物园
- 养蚕随记
- 姬永浩
- 三颗字
- 槐花香
- 家乡的变化
- 老猫生小猫
- 新小区
- 我给小猫刷牙
- 快乐的"五一"
- 妈妈,你别总说我小
- 一件小事
-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2
- 由“性骚扰”诉讼引发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1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刑法论文(1)
-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2)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5)刑法论文(1)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0)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 电影语篇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 阅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 浅谈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现状及采取措施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0)刑法论文(1)
- 探讨传统文化中的“五伦八德”理念与中学德育教育
- 《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
-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 《灰雀》教学设计之三
- 《匆匆》的教学实录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
- 《匆匆》教案
- 《从现在开始》教案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