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7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之三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长全球“择校”花100万高额送孩读“洋高中”
- 小升初推荐生比例敲定 海淀11%东城10%西城25%
- 观察小蜗牛
- 新学期新计划
- 观察蚂蚁搬家
- 小升初热捧荣誉称号 “市三好”当选最“牛”证书
- 我心中的奥运英雄
- 小升初实行推优违反义务教育法
- 观察蝗虫
- 观察小金鱼
- 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
- “小升初”煎熬人,除了考试还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 观察中的发现
- 为跨区宁读非公校,民办校成为初中入学的“香饽饽”
- 小蚯蚓
-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宋夏沿边环州地区的寨堡及作用
- 从凡尔赛体系到雅尔塔体系的历史比较研究
- 鲸鱼非“鱼”
- 黑龙江省大事记2014年6月
- 魏晋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 明代建文史重写和研究综述
- 浅议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建设
- 现代性的社会学诠释及理论反思:从韦伯到福柯
- 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 闽越无海军辨
- 论审美与时代的关系:以中国唐朝为例
- 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
- 浅谈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母题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札记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理解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其它杂项
- 《我们的错误》课文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理解
- 《“诺曼底”号遇难记》片断赏析
- 《“诺曼底”号遇难记》电子教材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其它杂项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