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八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质疑
1.同学们,请看。看到了美丽、神奇的夜空,看到了明亮的北斗七星,大家一定想到了昨天我们读过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七颗钻石》。
2.昨天我们在阅读中解决了同学们在字词方面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新问题。
3.梳理学生的问题,并板书重要问题。
大旱灾有多严重?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发生自然灾害可不稀奇,一些灾害常常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木头做的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银的?银水罐为什么又变成了金的?金水罐里为什么跳出七颗闪闪发光的大钻石,还涌出一股清澈的水流?
神奇?(贴水罐:我和你们有同感,也觉得这些变化很神奇。)
你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尝试着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处理第一自然段
1.刚才有的同学问“大旱灾有那么严重吗?”(想了解旱灾时的情景),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哪个自然段就能解决?(生: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第一自然段)
3.大旱灾严重吗?(指着板书)你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名两人说)
生: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干涸就是一滴水都没有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干枯就是植物都没有水分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焦渴就是比干渴还渴。(指名一人补充)
4.自由读:你们体会的真好,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
5.指名一人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过渡语:
看,大旱灾多么严重,多么残酷啊!就在这场大旱灾中,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很多神奇的变化。
1.指名读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上节课,同学们在读书时画出了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现在我们再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2.默读二、三自然段
(指板书)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
大家能不能还像刚才那样通过阅读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二——七自然段,试着找一找答案。
指名说
3.指名四人读二、三自然段
看来,同学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有的同学还联想到这是神的力量。
从这一次次变化中你都体会到了小姑娘对谁的爱?这样吧,我们请四位同学把这几个情节再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说
4.情节1——给妈妈找水
这些爱都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先来读读小姑娘为妈妈找水的这个情节,看看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小姑娘非常爱她的妈妈。
(1)自由读
学生说:
1.一天夜里(1大旱2爱妈妈)
2.找哇找哇,终于(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小姑娘会去哪找水呢?
3.小心翼翼、一滴一滴(水太宝贵了,小姑娘为了自己的妈妈有水喝丝毫不敢放松)
(2)课件演示水罐变化
看,罐子里终于接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你想说什么?
(3)我听出了你们的又惊又喜,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呀!点评:水罐里有水了,而小姑娘想到的确是她的妈妈,她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啊!
(4)指名读完整情节
谁把这个情节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谢谢你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5.课件演示情节2、3的变化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小姑娘爱小狗,把水给小狗喝,于是水罐变成了银的。(多神奇啊!)小姑娘爱妈妈,捧着水罐给妈妈喝,水罐又变成了金的。(太神了!)
6.情节4——给陌生人
在水罐的这些变化中(指板书),有一次变化是最神的,你们认为是哪一次?
(1)自由读
我们再自己读一读这个情节,看看这个过路人什么样?
(2)指名说
渴极了。你从哪看出来?(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谁能试着读一读过路人的话?自由读、指名读。
什么是过路人?素不相识的人。
从哪能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更、全都)
这可是大旱之年啊,这一罐水多么宝贵呀!有了它,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啊!可小姑娘还是把水给了过路人。指名读小姑娘的话。
谁想读读这两句话?(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
(出示句子)奇迹再次出现了!自由读
读了这次变化,让我们又想起了小姑娘找水时的情景。(出示句子)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话,大家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从“涌出、水流”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看来,这一次次的爱心感动了上天,使水罐里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的水。
(3)大地上有水了会是什么样?
(出示句子)看,你们能试着说一说吗?先自己练一练。
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花儿不再——,草木不再——,人和动物不再——。
大地上有水了会是什么样?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大地上又生机勃勃了!)
7.那七颗钻石呢?谁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读出了你的感受,还有谁想读?
8.我们再看看这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这是为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总结板书:正像同学们说的,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而且无私而广博的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普照大地,这不是爱满天下吗?
四、拓展、发散
1.读了这篇感人的童话,大家也一定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爱的故事。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快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
2.学生写话、朗读
七、作业
《七颗钻石》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将来你们会读到他更多的作品。今年是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同学们一定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可以再去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传奇的一天
- 无人售报处
- 收割稻谷
- 拔河比赛
- 未来的汽车
- 我敬佩的人
- 晨景
- 梦的迪斯尼
- 祖国好,家乡美
- 我成了“落汤鸡”
- 我爱笑的王老师
- 第一次狼羊大战
- 天梯上的风景最美
- 树的独白
- 我敬佩的人
- 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杂谈(之二)-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十二五”环保规划应坚持哪些理念?
- 分布式能源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展望-综合新能源论文(1)
- 防治“非典”时期空调系统的应急措施-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垃圾处理向左向右?
- 推动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情况的汇报-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十二五”环保规划应坚持哪些理念
- 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
- 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由分到合
- 碳关税或冲击中国工业品出口
- 生态工法在北京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 山东万杰集团三联供系统实况分折-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发展城市能源合作社 促进热电联产事业-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A、B案)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四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五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四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三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七
-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之一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一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三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二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六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