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争吵》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了解课文大意,懂得同学之间要多一些谅解、一些宽容,珍惜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友情。
3、感情朗读课文。
4、学习联系阅读时抓住对人物言语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5、练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的4、5
课是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导语,创设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我们与同学、好朋友闹了意见,后来,自己主动和好了的时候,我们的家长、老师一般会对我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为我们高兴,表扬我们)
是的。可是,有一位家长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却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今天,我们就来学这样一个故事。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学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读书自学,了解课文大意。
1、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认读一下课后要求认识的五个生字。
检查是自己读书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通过读书,自己想知道的内容,知道了哪些?全班交流。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自己准备,然后,把故事讲给给同桌听。指名2-3人在全班讲课文所讲的故事。
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大致情节,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抓住重点,理解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读这个故事,一边读的时候,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那些地方让你感到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让你们感到了意外?)
(引导学生抓住“骂了他一句”后的“微笑”、与“我在外面等你”相联系的“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举起尺子”是,克莱谛“微笑、温和地说……”,后来,父亲的训斥。)
2、抓住克莱蒂让人感到意外的言行进行分析:要是你此时会怎么做?他此时在想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认识克莱谛的美好品质)
3、讨论:为什么我们已经和好了,父亲还要训斥我?假设你是安利柯,你会想些什么?从中明白了什么?
(要知错就改,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想自己承认错误,更不应该不信任自己的朋友。)
四、抓住重点,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感情。
1、想一想:课文中的那些地方是你受到了感动?用笔勾画出来。
2、四个人一组,小组内,联系分角色朗读。
3、班上选代表分角色朗读表演。
参考练习:
●讨论:再次阅读《她是我的朋友》和《争吵》这两篇文章,我们是怎样体会出人物的品质特点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小金鱼
- 我喜爱的季节——秋季
- 往事
- 贴“福”字
- 美丽的海洋公园
- 书包也想减肥
- 学校的早晨
- 可爱的小白猫——小白
- 龙城飞雪
-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 帮爸爸戒烟
- 致“2008年北京奥委会叔叔阿姨们”的一封信
- 未来的铅笔盒
- 青青
- 喝“酒”俩好汉
- 从数据采集谈如何搞好计算机辅助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概述
- 计算机审计研究
- 审计人员如何获取审计数据
- 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及建议
- 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索
- 浅谈防火墙审计
- 中美商业银行审计制度比较
- 浅谈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整理
-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与思考
- 审计数据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
-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题解
-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