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研究有感情朗读。
(一)、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二)、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评议。
3、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前面说得肯定,后面比较犹豫)
引入:这两段话是从画杨桃这片文中节选的(揭题),同学们体会得对吗?读得对吗?又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段相似的对话呢?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4、小组交流。
三、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说,师生讨论)
4、说说段落大意。
四、再次研读两段话语。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画杨桃这么一件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懂课文,进而复述这部分内容。
一、复习学习提示
1、师问:怎样复述课文?(指名回答)
2、既然复述时要抓住重点词句,那么我们就先来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理解意思,再进行复述。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圈圈点点划划写写.
2、小组交流意见.
3
、全班交流,重点理解
A、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B、同学们怎么笑
(1)、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2)、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C、老师怎么做的
(1)、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
(让学生从中懂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说一说
2、小组互说,选好参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不一样的校园
- 下雪了
- 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安平桥
- 那一记耳光
- 青岛的冬天美景
- 玩长隆水上乐园
- 美的追求
- 家乡的高庙公园
- 我的“打工记”
- 暴风雨前后
- 沉醉于迷人的秋色
- 游袁寨山景区
- 春天来了
- 家庭运动会
-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认识
-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实现低碳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 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协议还需等待
-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
- 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 全球碳减排:发展权与主导权之弈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火电“低碳突围”路线图
- 中国应谋求在低碳时代新的崛起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品味中感动 体验中提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