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月球之谜》教前谈
今日,实习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当时我就哑然失笑了,这跟我几年前的行径何等相似:拿到课文首先就思考课文怎么教?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习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剖析至此,教学目标基本明朗。于是设计教学板块如下:
一、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黄河·警示
- 成长的烦恼
- 我心中的黄河(1)
- 黄河在呻吟
- 黄河倡议书
- 奔腾的黄河
- 我也追星(贝多芬)
- 黄河,我爱你
- 我心中的黄河(2)
- 我也追星(林俊杰)
- 看黄河大桥
- 观黄河
- 成长的烦恼
- 黄河魂
- 我爱黄河石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四)(1)论文
-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三)(1)论文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论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
- 艺术作品的本质研讨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研究
- 《和时间赛跑》 写作指导
- 《检阅》 教师语录
- 《检阅》 重难点分析
- 《和时间赛跑》 考点练兵2
- 《和时间赛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和时间赛跑》 整体阅读感知
- 《检阅》 相关介绍
- 《检阅》 整体阅读感知
- 《和时间赛跑》 重难点分析
- 《和时间赛跑》 考点练兵1
- 《检阅》 知识点精析
- 《和时间赛跑》 重点问题探究
- 《和时间赛跑》 训练素材
- 《和时间赛跑》 知识点精析
- 《和时间赛跑》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