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妈妈的账单》教学建议
1连接语首先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过渡到本文。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可贵的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再结合连接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前,可灵活提出默读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连接语中提出的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除连接语中提出的问题外,还可以让学生就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如,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这些问题既可以联系课文来谈,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有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懂得做人的道理。母亲看了儿子的账单,什么也不说,而是如小彼得所愿,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账单,会像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第二个问题事实上是无法给出答案的,但是这种假设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结合连接语中“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这一问题来进行: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味的付出,从不计报酬。此外,配合综合性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小彼得收下了那60芬尼,我们该怎样评价他?课文中的小彼得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马上修正了自己的做法。与此相对照,应当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小彼得收下了那60芬尼,他就是不懂事的孩子。这一话题可与《可贵的沉默》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我们不仅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回报父母的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
3学文过程中应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可灵活掌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9北京高考零分作文《隐形的翅膀》
- 我离开,但留下了我的眷念
- 《站在车站的门口》
- 踮起脚尖
- 《踮起脚尖》
- 2009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
- 站在良知的门口
- 站在地狱的门前
- 这也是一种力量
- 这也是一种芬芳
- 兔子的悲哀
- 我用梦想飞翔
- 站在天堂的门口
- 《站在文学的门口》
-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 居住区绿化和树种选择
- 法律职业中的性别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商品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
- 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 浅谈无权处分_法学理论论文(1)
- 分销与直销之共赢——海尔集团营销策略探究
-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 西部投资法律制度之缺陷与完善略论_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之路
- 居住区绿化组织空间的常用方法
- 居住区室外环境植物配置研究
- 论我国证人权利保障体系之完善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安排与发展中国家_法学理论论文(1)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案
- 《司马光》教案三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乌鸦喝水》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