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15-12-14
《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复述故事,
3、培养学生勇敢、乐于助人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神话故事感兴趣,学习《女娲补天》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借助多媒体加深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理解,能复述该故事,从中有所得,有所悟。
【教学步骤】
一、动画导入
1、观看动画《女娲补天》。
2、讨论动画内容。
二、新课教学
1、范读课文。
2、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故事内容:
⑴ 女娲为什么补天?
⑵ 补天需要什么?
⑶ 女娲怎么补天?
⑷ 结果怎么样?
3、朗读指导各部分的词语、重点句子。
4、理清文章内容。
5、你想对女娲说什么?
6、老师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板书】
女娲补天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补天需要什么?
3、女娲怎么补天?
4、结果怎么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亲爱的妈妈
- 梦中的公园
- 《南辕北辙》续
- 榆林匆匆三日游
- 买龙虾的老奶奶
- 《游动物园》
- 难忘的一件事
- 大公鸡
- My friends(我的朋友)
- 美丽的净肠河
- 这就是我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买东西
- 大手和小手
- 难忘的一件事
- 浅论轨道交通(地铁隧道、立交地道)雨水排水泵站
- 三相全电子式电能表的多用途开发
- 马恩的虚幻共同体理论与“三个代表”
- 论哲学在政治上的无能
- 广州地铁沙园站同站台平行换乘方式的设计体会
- 什么是“博弈各方利益最大化原则”
- 高层建筑物防雷探讨
- 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 中国国家安全哲学[上]
- 自由主义乌托邦的来临
-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其影响规律
- 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
- 浅谈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与工作模式
- 从上海地铁1号线看客流预测的不确定性
-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将相和》教案
- 《三个儿子》教案
- 《黄山奇石》片断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画风》教案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 《泉水》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