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升国旗仪式录像。
2、教师导入:
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心灵对话: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
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
⑴ 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⑵ 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⑶ 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⑷ 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集体交流反馈:
⑴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快速认读。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⑶ 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
(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暂不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
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
⑴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 “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集体交流:
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被“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三、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请学生畅所欲言。
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四、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五、拓展练习
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 假如我是小河
- 我
- 雪
- 放过课间宝贵的十分钟吧
- 秋天的校园
-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 小书虫
- 自我介绍
- 小鸭子
-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 小乌龟的自述
- 我要变成糖果人
- 才艺展示
- 我的学校
-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太阳》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太阳》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