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9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18 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

(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8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拭”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⑴ 指名读。

⑵ 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⑶ 再指名读。

⑷ 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5、重点句2、3、4:

⑴ 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⑵ 小组讨论。

⑶ 重点句2:

① 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②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③ 小结:

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⑷ 重点句3:

① 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②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⑸ 重点句4:

① 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② 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⑹ 小结: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⑺ 感情朗读:

① 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 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板书〗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设计思路1〗

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并通过对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的精读,体会他内心活动的变化,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同时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

2、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

⑴ 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⑵ 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⑶ 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

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

1、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

⑴ 交流一:

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⑵ 交流二:

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2、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

⑴ 出示导读题: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⑵ 集中品读:

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⑶ 小组讨论:

“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

⑴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

⑵ 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

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设计思路2〗

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探究研读专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最后通过各个侧面问题的汇总交流和重点品味,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献血时内心活动的变化,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略读──提出研读问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红十字会宣传义务献血的课件或教师义务献血的事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略课文情境。

3、交流略读情况与感受,提出研读问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再引导学生从题目处、提示处、关键处、疑问处、省略处等地方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归纳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研读问题:

⑴ 小男孩献血时是怎么想的?

⑵ 小男孩在献血过程中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⑶ 医生对小男孩说了些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

⑷ 小男孩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⑸ 小男孩说“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⑹ 为什么用“她是我的朋友”做题目?

⑺ 献血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留待课后拓展性阅读解决)?

4、分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或两个问题,同一问题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先组成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研读专题。

二、探究──进入研读阶段

1、讨论研读方法:

小组讨论所选问题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读,提出研究方法。教师参与讨论,并相机给予指导,如“小男孩在献血过程中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这一专题可以采用:

⑴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⑵ 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

⑶ 朗读品味进行体会。

2、合作研读课文。各小组自行合作研读所确定的问题。教师巡回了解研读情况和感悟程度,并给予适时适度的启发与指导。

三、交流──反馈研读情况

1、准备发言提纲:

各小组从三个方面准备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内容:

⑴ 本组确定的研读问题是什么?

⑵ 本组是怎样研读的(过程)?

⑶ 研读后有什么收获?

2、交流研读情况:

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第一、二、三个问题,再交流第四、五、六个问题,分两个层次从一般性理解到深层次体会。要求其他组认真倾听,边听边准备提出疑问或补充发言。

3、质疑问难:

小组代表发言后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对研读不足的地方进行相机引导。如,“小男孩说‘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沉默’时会想些什么?‘举起手来’时会想些什么?又‘放下手去’时你会想些什么?再‘举起手来’时会想些什么?……”这样,通过将心比心,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变化。又如,“为什么用‘她是我的朋友’做题目?”可以这样引导:

⑴ 你能不能给这篇文章另拟个题目?

⑵ 比一比这些题目中哪个题目用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思想感情方面去体会这个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四、融合──升华研读成果

1、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神态与动作的重点词),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

2、指导并练习带着感悟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课后延伸:

⑴ 写几句送给朋友的赠言;

⑵ 写写读后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升旗
给邮票公司的一封信
乌云周游世界
跟老虎照相
校园的早晨
神秘的海底世界
我爱我的家
我心中的白衣天使
我的文具盒
我会说英语了
校园之声
我喜欢……
我是一只小小狗
自动铅笔和铅笔
到农村过年
市政协办公室政工科长事迹材料
图书馆馆长个人先进事迹
师德模范先锋个人事迹报告材料
财政所勤政廉民创优事迹材料
优秀女中学生事迹材料
汽车修理工“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工商局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保险公司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大学生自强之星自荐材料
医院超声专业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教研先进模范教师优秀事迹材料
银行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双拥先进个人事迹
好女婿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模范女教师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探讨
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
语文教学要走向“会意得言”的统一
对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几点想法
审计风险管理探讨
提高小学生习作指导有效性策略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乐写会写
挖掘素材,激发情趣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及推广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动因与防治
浅谈转变语文学困生的方法方式
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风筝线
风险基础审计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监督主体一体化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模式
我解“锦瑟”千古谜
《李商隐诗两首》课文题解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之我见
《锦瑟》的主题探究
《李商隐诗两首》背景知识
《李商隐诗两首》导读
《李商隐诗两首》鉴赏要点
《锦瑟》别解
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李商隐《锦瑟》赏析
《锦瑟》诗旨探究
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
《李商隐诗两首》译诗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解读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