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
教学反思:在课文开始之时,我跟以往一样,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让学生先复习生字词,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启发学生领悟朗读的语气时,我随机出现问题,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最后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时,我让学生用“......看到......看到”来说,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圣诞节礼物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红领巾的风采
- 我的父亲
- 元旦的快乐一天
- 胜似亲人200字
- 南方的冬天
- 我的一天
- 我的心和“神七”一起飞
- 我的自画像
- 小青蛙上学
- 今天,我玩电脑了
- 童话故事
- 摔跤记
-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 高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枝的成因今析众对策研究’
- 浅谈大学生权利研究的现状与瞻望
-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及学生权利保障之探究
-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 高校体育伤害及其法律思考
-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工科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 试析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
- 浅论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的养成与实践
-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理性思考
- 高校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 《乡愁》教学实录
-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 戴望舒的诗
-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 《乡愁》教学反思
-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 《乡愁》课堂实录
-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 戴望舒简介
-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
-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