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9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10、太阳

二、交流预习成果:

1、

字词方面:

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

2、

词义:

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

文章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

读第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板书)

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

箭根本射不到。

c)

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指导朗读。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五、

讲读二、三自然段。

师导:明方法除了列数字,还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文章在介绍太阳的大、热这两大特点时,是怎么写的,分组讨论学习后交流。

a)太阳的热。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

(找出相应的句子,练习朗读,读中体会。)

b)太阳的大。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

(找出句子,读中体会。)

六、分组朗读太阳的几大特点,深入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七、用上本课的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你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系中的行星、恒星的特点。分小组交流、练说,各组选代表交流。

八、作业:

课后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

板书:

10、太阳

说明方法: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远:150000000公里

大:1300000个地球

地球

表面:6000度

钢铁

热:

中心:18000000度

火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白兔
我的爸爸
五彩缤纷的大海
快乐的六一
鸟的天堂
巴比娃娃游中国
晨光
天上掉颜料
打羽毛球
电脑聪明吗
游趵突泉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可爱的泥鳅
生日汤
小狗“淘气”
十佳大学生事迹材料
三下乡优秀个人总结
优秀女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社会实践报告之宣传工作总结
乡镇社区建设典型材料
大学生7天社会实践之三下乡心得体会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之三下乡感想
我爱我的祖国红色之旅感想
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村长助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市十佳班主任事迹材料汇集
三下乡感想范文
人事局干部敬业奉献先进事迹材料
好十佳母亲事迹材料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1)
审计证据准则修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1)
现代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述要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研究概况(1)
论后期延安文学中的“语言”(1)
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1)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1)
《论语》使动句和使字句的比较研究(1)
浅谈管理审计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制度改革(1)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1)
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中国诗歌史论文)
对中国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1)
京味文学的含义、 要素和特征(1)
轻重相形,正反互用──浅议《师说》的对比艺术
《师说》写作背景
《师说》词类活用
韩愈传说
唐宋古文运动
《师说》重点难点讲解
也谈《师说》的中心论点
《师说》固定句式
育人与教书──重读《师说》
读《师说》,学“合叙”
《师说》课文题解
《师说》中“ 之”的用法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试析《师说》的中心论点及整体结构关系──兼论整体阅读原则
《师说》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