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学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环境被破坏的有关图象和文字资料。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a.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b.读准多音字。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过交流材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班内汇报:(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在谈体会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找出深层的原因,明白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其根本原因。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查周围关于环保的一些问题,亲自做有益环保事,做生活的主人。
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七、拓展练习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我的“严”老师
- 蜡笔小新洗衣服
- 我的妈妈
- 春游
- 春游
- 萝卜又回来了
- 轿车驶入百姓家
- 小鸟大战猎人
-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铅笔和橡皮
- 小熊当老师
- 辛勤的园丁
- 欢迎新同学
-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品味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罪 名” 研 究(3)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漫谈绿色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
-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现代叙事
- 论网络犯罪(2)刑法论文(1)
-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 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管理
- “罪 名” 研 究(2)刑法论文(1)
-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4)刑法论文(1)
-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
- 《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 《荷花》重点的艺术:如画?逼真?
- 《荷花》一课谈教学多媒体的使用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荷花》
- 《荷花》
- 《荷花》课题实录片段与评析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建议
- 《矛和盾的集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给予树》教案
- 《荷花》有感
- 《荷花》为例浅谈本站中的审美教育
-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