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珍珠泉》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满族
- 畅谈理想
-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理想之路
- 苗族
- 澳门年俗
- 粉笔唰唰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
- 那达慕
- 奥运年的民族精神
- 刀杆节
- 我的理想
-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 5只手指的对话
- 大众传播与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新特点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音乐审美趣味差异
-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
- 高性能沥青路面在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 上海交通发展战略
- 浅谈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 音乐反应的生理心理基础研究
-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
- 芜宣高速公路粉喷桩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
- 谈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 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长笛——关于长笛的调查报告
- 对剧场声场环境设计的评价
-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 城市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分析与客流组织评价研究
- 《找春天》教案2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拟人描写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在哪里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字成语
- 《找春天》 课外日记:春天来了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举例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谚语
- 《找春天》 课外日记:学生日记
- 《找春天》教案1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
- 《找春天》教案3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姑娘又来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