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情景说明]
本篇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语言描写很有特色,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词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在学习时,还要求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另外,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教师就由精美的图画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②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读课本前,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指导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反思]
注重感情朗读的指导训练,注重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尽管课文充满强烈的人文色彩,但怎样使学生领悟到孩子们的精神品质,以语言文字为根,始终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情和运用中来解读,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四、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
结尾依据教材拓展的写话训练,让每一位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为学生丰富的创造力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爱喝的伯父
- 秋天里的健忘症
- 只是讨厌
- 草莓狂
- 一位老奶奶饿死了
- “大侦探”――方老师
- 要知荣辱
- 家
- 我家的鬼
- 我喜欢绘画
- 奶奶的手
- 快乐五人帮
- “虫虫”一家
- 我的“方程”生活
- 为自己喝彩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
- 贵安新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在京签约9个项目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化学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案设置
- 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思路浅析
-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艺术初探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浅述红河哈尼族形成的地理基础
- 当好村里的“媳妇”
- 乡村喇叭讲“大道理”基层声音传“正能量”
-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方式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6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8
- 《口技》教例简述
- 《竹影》教学设计6
- 《竹影》教学设计7
- 《观舞记》导学
- 《口技》教学设计6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4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6
-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5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
- 高效背诵——《口技》教例评析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