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弘扬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抓住文本体会关键词句,从文中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3、交流收获,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夸父追日的原因及其执著、奉献的精神,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神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太阳的神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图,引入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以说说有关的太阳神话引起课题,以疑问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过渡:
下面我们来跟随夸父去追日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带着刚才的问题思考。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对刚才的质疑有自己的初步看法。
三、探讨感悟
1、全班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相机指导。
2、“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⑴ 找到句子,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回答。板书“喜欢光明”。
⑵ 课件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⑶ 指名读,评议,指导读出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
3、“夸父怎样追日?”:
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⑵ 用各种形式朗读,读出夸父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无比欢喜之情。
⑶ 抓住关键词“拿着、提起、迈开、像风奔跑、无比欢喜”板书。同时体会神话的神奇。
⑷ 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可是还没止住口渴。”体会神话的神奇。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汇报相机学习课文,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4、夸父追到了太阳吗?找出书上的句子。
5、夸父没有追到太阳,反而倒下去了,此时你想对夸父说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
6、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一心为他人、自我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
7、夸父变成了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什么?
8、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具有夸父这种精神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感受夸父精神的可贵,受到一心为他人、自我奉献、顽强拼搏的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总结
学了这组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结合这组课文谈感受,学有收获。
【板书】
夸父追日
喜欢光明
夸父追日 拿着 提起 迈开 像风……奔跑
↓ 无比欢喜 奋力
自我奉献 奋力拼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一次盲人
- 教师节的礼物
- 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跟同学玩
- 芳芳的梦
- 我
- 影子
- 游张家界十里画廊
- 我的爷爷
- 做心形卡
- 《八十天环球旅行》的读后感
- 风声、雷声、雨声
- 暑假趣事
- 我的弟弟
- 地下铁道列车运行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ATC 系统中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 对硬岩地层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连拱地铁车站结构参数研究
-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新思路
- 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
- 关于“社会政治”的一般理论
- 政治文明的理论思考
- 缩短地铁列车编组长度对降低车站造价作用不大
- 交流传动车辆电气制动综述
-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
- 上海地铁车站的防水现状及改进措施
-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的研究
-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从现在开始》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1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3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片断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片断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2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4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片断
- 《窗前的气球》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2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1──新教材教研组展示课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3
- 《窗前的气球》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