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酌情给学生提示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二、学习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在解疑过程中,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五、设计主旨
1、设计理念:
《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复述故事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进行学习和思考。如何充分达到这种境界,在阅读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为学生创设民主、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结合课题研究“新课标下教师的关注”,在教学中围绕几个问题:
⑴ 女娲为什么补天?
⑵ 女娲怎样补天?整堂课通过学生质疑,再引导解疑,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参与教学全过程。
2、设计方法:
⑴ 品读发现法: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使他们在品读中获得丰富、充实的感受。
在学习“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时,边读、边想,找“发现”;再各抒己见,说“发现”──生成预设:学生可能从表达的特点、语言的优美、想象的合理、句式的特点、标点符号的意义等角度说发现。
⑵ 引读赏析法:
通过画面再现,三次引读“天哪,太可怕了!”让学生在不断升温的朗读中感受女娲的高大形象,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
⑶ 角色演绎法: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⑷ 画面激活法:
教学“天塌地裂”、“熊熊大火”、“滚滚洪水”、“金光四射”、“五彩云霞”时,我分别出示的图片和声音,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上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课文人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例如:在描述“女娲补天的经过”时,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将这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变成生动的镜头。
六、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爷爷
- 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
- 同学叫我“小周瑜”
- 我敬佩的谭老师
- 乐于助人的文韬
- 我爱老师的眼睛
- 我是个乐观的人
- 我的同学
- 快乐的小女孩
- 我喜爱的老师
- 我们班的“纪晓岚”
- 我的爸爸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我的同桌
- 老师像妈妈
-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推进美育改革
- 水滴文化: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 打破封印,再塑金身
- 学生穿红军军装开展军训活动
- 奏一曲弘扬经典的华美乐章
- 文化是创建一流名校的精神源泉
- 博瑞只是转型开始
- 应试教育本无“神话”
- “自由”落体
- 赤子丹心:情撒教育沃芳土
- 六十余载的经典与传承
- 比亚迪全新速锐、G5上市
- 个性魅力铸就精品名校
- 姜君将自己的“军”
- 以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铸基立魂
-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纪实
- 人教版第一册《自己去吧》
- 3、英英学古诗
- 【春风吹 】
- 小小的船
- 《太阳》教学纪实
- 2夕阳真美
- 《小小的船》教案
- 《家》教学一得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家(苏教版第二册)
- 《我的家》教学设计
- 《我的家》课堂教学纪实
- 《太阳》教学纪实
- 《小母鸡种稻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