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 学生品析。
⑵ 感情朗读。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 学生口述。
⑵ 理解分析。
⑶ 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⑷ 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⑸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畅所欲言)
⑹ 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 学生理解分析。
⑵ 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情写话。
3、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 今夜星光灿烂
- 莲文化
- 成长的烦恼
- 大家来赏荷
- 成长的烦恼
- 迷人的彩虹桥
- 莲文化探秘
- 成长的烦恼
- 反对战争
- 我与电脑
-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 我做桥梁设计师
-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 即将绝版的三峡
- 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1)论文
- 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艺术的运用
- 浅论改革的动力
- 试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思考
- 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探讨
- 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
- 浅谈我国强制措施适用中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1)论文
- 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试看中国汽车营销的新策略
- 浅析小案例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一)(1)论文
-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 论述网络营销理论在个人知名度推广中的应用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想别人没想到的》 知识点精析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相关介绍
- 《画杨桃》 考点练兵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 《画杨桃》 范文习作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