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 学生品析。
⑵ 感情朗读。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 学生口述。
⑵ 理解分析。
⑶ 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⑷ 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⑸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畅所欲言)
⑹ 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 学生理解分析。
⑵ 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情写话。
3、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巧写对联的书法家
-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 模仿《手指》
- 手指“V”
- 难忘的第一次
-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 五个手指头
-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 由《假文盲》联想到的
- 第一次做饭
- 桂林春节习俗
- 假文盲
- “端午”的名称奥秘
- 难忘的第一次
- 手指
- 榆社县政府西旧大礼堂改造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画施工图的心得
- 风电设备公司生产车间旁站监理方案
- 试论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
- 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 某社区安置房三期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 商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 居住区工程(高桥)监理工作总结
-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
- 竣工资料归档目录
- 某校区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第一次工地会议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若干规定
- 测量心得
- 《葡萄沟》美文欣赏 红枣
- 《葡萄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葡萄沟》教案讲义1
- 《葡萄沟》重点问题探究
- 《葡萄沟》教案讲义5
- 《葡萄沟》地理及葡萄常识
- 《葡萄沟》趣闻故事
- 《葡萄沟》教案讲义2
- 《葡萄沟》考点练兵2
- 《葡萄沟》训练素材
- 《葡萄沟》教案讲义3
- 《葡萄沟》考点练兵1
- 《葡萄沟》整体阅读感知
- 《葡萄沟》重点字词梳理
- 《葡萄沟》教案讲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