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珍珠泉》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发展想像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⑴ 配乐教师范读。
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⑶ 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提出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⑴ 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
① “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 “水泡闪亮……珍珠啊!”
③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⑵ 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⑶ 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体会珍珠泉水绿、深、清的特点。
⑷ 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师: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联系实际、拓展练习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
(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
(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
(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
(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二、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点评:《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本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第二课时做小导游介绍以及谈感受,更是本教案的亮点,及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既培养了学语文的兴趣,在胆识、语言的运用、表达上得到锻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9年的雪
- 致给母亲的一封信
- 五年级的梦想之路
- 游儿童公园
- 书的甜味
- 老师的生日
- 妈妈的童年
- 清晨的雪
- 大自然是音乐家
- 阿姨送我的小熊
- 温暖的家庭
- 我和书是好朋友
-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
- 明天
- 期终考试过后
- 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财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 2011年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
- 大学生在银行的社会实践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 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气象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区商务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关于物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
- 2012年中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公交车售票员的社会实践报告
- 建设部门述职述廉报告
- 区委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2011年外语系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审视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思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
-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思考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
-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 《夜莺的歌声》一课中的修辞
- 紧扣“歌”字读课文《夜莺的歌声》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之一
- 《将心比心》学习指导
- 《小英雄雨来》的反复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问题探讨
- 《小英雄雨来》中的照应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A、B案)
- 运用电教媒体加强语言训练——《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 《自然之道》教学建议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 用“心”读书,重视个性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案例与反思
- 《麦哨》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