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①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
①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②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③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④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⑤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②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特殊的日子
- 武汉
- 少儿节目
- DVD风波
- 奶奶家的小院
- 感谢你,我的朋友
- 儿时的照片
- 打雪仗
- 家庭纷争
- 快乐的“五一”
- 虚惊一场
- 一次家长会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骄傲的玫瑰
- 五角钱的故事
- 分析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竞争性博弈
- 浅谈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 研究旱作集雨节水技术在永定区的工程设计
- 研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的问题和策略
- 思考关于提高临床医学质量控制
- 分析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和策略
-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之无解
- 研究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 浅谈访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
- 公共管理学及与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关系
- 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 研究安全多方计算理论
- 研究对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 研究美国衰落之后的世界
- 《长城》教学设计4
- 《长城》教学设计3
- “划”出来的“浪花”──《颐和园》教学片段及评析
- 《颐和园》教学设计6
- 《颐和园》教学设计8
- 《长城》教学设计5
- 《颐和园》教学设计7
- 感受美 欣赏美 描绘美──《颐和园》教学案例
- 《长城》教学设计6
- 学生──学习的主人──《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 《颐和园》教学点滴
-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1
-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4
- 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长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