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二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课前准备
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认读词语卡片。
二、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国庆见闻
- 荔枝
- 蜜蜂和蝴蝶
- 秋景
- 早晨
- 我的妈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广播操比赛
- 我喜欢的IQ书
- 钓虾的乐趣
- 春天
- 和时间赛跑
- 小闹钟
- 迷人的兴凯湖
- 自我介绍
-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构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周易》与《黄帝内经》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程序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周易》预测学初探
-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 《八宫卦次图》三维构成之初探
- 《周易》系统的直觉功能
-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
- 《观潮》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五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三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