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归纳段意。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生字、新词。
2.采取一字多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把字放在词中易理解。
逝(流逝)(逝世)(去逝)
耻(羞耻)(可耻)(不耻下问)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义。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别人的批评。
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理会——理睬。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以上词语如果有同学提出来,就出示出来,如果学生不提,就不必出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末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请给课文分成两段。
(1)学生默读分段。
(2)汇报分段情况。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整理房间
- 梧桐树
- 我
- 妈妈,您让我玩玩吧!
- 快乐之旅
- 可爱的小鹦鹉鱼
- 秋天的校园
- 好问的我
- 家乡的红枣
- 我的自画像
- 我爱秋天
- 秋天的图画
- 放学路上
- 我的老师
- 幸福是什么
- 欧洲物流:新的战场(1)
- 汕头海湾大桥整体自振模态的测试与分析(1)
-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划分(1)
- 西方现代自由与中国古典传统——对殷海光言述的分析
- 谈谈铁路企业分配中相互攀比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1)
- 多线制与总线制
- 旋挖钻机施工工艺流程
-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1)
- 论电于商务形势下发展大物流业的策略(1)
-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 苏东巨变十年来的观察与思考
-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1)
- 第三方物流概念给我国物流中心带来的机遇(1)
-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1)
- 外电防护方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五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七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一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八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九
- 《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断赏析之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