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反思
这是我到新学校上的第一篇课文。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打算拿出我的看家本领,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利用新学校新设备,在电视上投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文本时,我让孩子们找找民族小学与我们在读的小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读读找找。用“这是一所( )的小学。”的句式来展开教学。有学生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等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有学生说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从“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等句子中体会到的。还有的学生说这是一所快乐的小学。从“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中读懂的。
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课文中为什么要写到小动物,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吸引了许多小动物”……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还需细心斟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郊外的秋天
- 这个菜,可真不好买
- 春天的发现
- 妈妈的爱
- 有趣的游戏
- 防地震的房子
- 我完成了一次家庭作业-默写古诗
- 我是一滴水
- 智擒老鼠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是:将军"
- 有爱就有力量
- 我和同桌
- 这就是我
- “绿色卫士”在行动
- 津滨轻轨一跨京山铁路结合梁桥施工要点分析
- 法治和自由之间的道德联系
- 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起讫点的确定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 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 基于剩余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 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
- 地铁车辆干线铁路运输方案
- 试论徐光启的荒政思想
-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电气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伤损的评价分析
- 发展昆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研究
- 试论党内“四个民主”的完善路径
- 关于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探讨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6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二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 《两只鸟蛋》教学片段及其评析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1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7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5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4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2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5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