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我的一位好朋友
我想长大
我们班的节目
家乡的农民画
赤水的瀑布
保护青蛙
假如我是科学家
李四赔羊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春游
逗人的小猫
当黑乌鸦真好
我为家园添光彩
晨跑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论想像竞合犯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乌塔》罗嗦几句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乌塔》有感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