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运用电教媒体加强语言训练——《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如下:
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在开始揭示课题时,教者采用一张幻灯片,灯片上画有蝙蝠和飞机,并设计如下一个问题:图片上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
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切入重点,辐射两头”的方法,边讲解课文边利用抽动片、复台片演示蝙蝠是怎样利用用超声波探路的,为此重点设计了两项练习:第一,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实验的;第二,说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飞行的。
关于第一项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轻声读课文第4—5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镇空:(打出文字片)
顺序
条件
经过
结果
证明
3.语言训练:
(l)第一次试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的?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关于第二项练习,具体设计如下:
1.学生自由读第6节,并思考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
2.教师演示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的配合来探路飞行的。(用复合、抽动片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3.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出示文字片:
蝙蝠的嘴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样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通过读文、演示、讲解、练习,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且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使学生受到了科学的教育。
三、激情练笔,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知识只有运用,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操作、练习的过程。因此在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时,及时出示针对课文重点、难点的训练题进行练习,可以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我拟的训练题目是: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等等。
这种练习设计极具针对性,而且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能达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之目的。
总之,抓住重点,追求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协调组合,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形成听说读写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技能,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聪明的孩子
- 我是春天的蒲公英
- 母亲节快乐
- 五色公主
- 下雨了
- 战斗
- 赤壁
- 放风筝
- 下课了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我的宠物小乌龟
- 第一次吃牛排
- 周胖子和马瘦子
- 小实验
- 给妈妈的贺卡
- 武侠影视艺术中的意境初探
- 韩国真人秀节目的模式特点
- 拯救灵魂的天籁
- 谈《电佣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 谈第五代导演对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
- 对小说的影视元素透析
- 电影Will的辩解分析
-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 《与您相约》节目的编排与策划之探讨
- 电影与音乐的互动及联姻
- 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的第三面理论旗帜
- 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浅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策略
- 论析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三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二
- 《小小的船》综合资料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三
- 《小小的船》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四
- 《小小的船》综合资料二
-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