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
2、理清文章条理。
3、学习作者刻画的方法。
4、根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根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训练项目】
语言表达训练。
【学习方式】
探究、合作。
【教具】
投影。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全神贯注》,谁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生: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按照阅读提示研读课文。
4、小组交流、讨论。
5、大组汇报。
二、按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
1、小组1:
读课文,并讲解不理解的词义。
提醒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生字。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小组2:
理清课文脉络:
参考答案: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罗丹全神贯注修改自己已经完工的雕塑作品。
第二部分:(3、4)罗丹发现自己把茨威格忘在了一边。
第三部分:(5)茨威格对这件事很有感触。
(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
(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以上两个问题,在小组内如能较好地解决,可不必在大组汇报。)
3、按照阅读提示归纳成几个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出示投影)
问题:
⑴ 介绍有关罗丹的资料。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画出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曲线部分由老师补充。)
⑷ 理解“全神贯注”和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根据问题小组汇报。
参考答案:
⑴ 略。
⑵ 课文写了茨威格亲眼目睹了艺术大师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雕塑作品的情景。
⑶ 画句子略:
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
在汇报这部分时,老师引导:
① 哪些句子是描写动作的,哪些句子是描写神态的?
② 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的?
⑷ 略。
四、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设计板书,展示并评价
五、语言表达训练
谈谈你对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看法,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作业:搜集各人全神贯注做事的故事,召开故事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理解天使给予的爱
- 读《三顾茅庐》有感
- 孩子总是要长大
- 我的高中生活
- 闪烁,永不坠落(读《星星变奏曲》有感)
- 我与祖国的对话
- 我的妈妈
- 窃读记
- 家的意思
- 粉笔的承诺
- 看奥运开幕式
- 新疆食趣
- 时光匆匆
- 母亲的生日
- 青春寄语
- 人民币加入SDR的影响
-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
- 中国制造2025与地方工业振兴
- 万达首秀众筹项目
- 破解云上危机
- 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 以更好的城市化避免农村惨剧
- 防范资管产品流动性风险
- “印度象”的软肋
- 对冲投资下滑
- 日本加紧出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 摆对经济模型位置
- 基因组编辑育种的前途
- 互联网境外影视剧政策疑云
- 共和党的选民结构困境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儿子们》课文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儿子们》片断赏析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儿子们》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儿子们》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