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名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
《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相关内容。(略)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万里长城导游词
- 走进灯会看天下
- 菊花
- 激情上海
- 游龙兴塔
- 含羞草
- 四季的风
- 黄鹤楼游记
- 大自然的傍晚
- 梅沙之旅
- 登上狮子峰
- 象鼻山
- 自然美
- 秋天
- 紫荆花
- 浅析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 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特点分析及质量控制
-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基础隔震技术
- 简析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 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与应用
-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 对我国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集中供热管道安装技术问题研究
- 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 论房屋建筑工程的转换层施工技术
- 试论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 试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 长输燃气管道泄漏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
- 《包身工》教学设计之五
- 《包身工》中心思想
- 《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
- 《包身工》语言特色
- 《包身工》问题探究
- 《短新闻两篇》中心思想
- 《包身工》教学设计之四
- 《包身工》教学设计之三
- 《包身工》教学设计之六
- 《短新闻两篇》精彩句段
- 《短新闻两篇》写作借鉴
- 《短新闻两篇》朗读提示
- 《包身工》语法修辞
- 《短新闻两篇》释疑解难
- 《包身工》课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