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 语言 我们 向导
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我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三(3)班的校园生活
- 我的妈吗
- 我的爱好
- 牙齿的诉说
- 我进了一趟“地府”
- 梦
- 精灵村奇遇记
- 变色的草地
- 新学期的打算
- 难忘的中秋节
- 拔草比赛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缩头乌龟
- 愉快的中秋节
- 这就是我
-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 论功能翻译理论
- “模仿秀”与表演者权之法律探讨民法论文(1)
- 商务英语函电在外贸活动中的问题
- 二元结构下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 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与平行进口问题研究/滕之杰民法论文(1)
-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 研究英语定语从句状语化及翻译
-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论我国部门预算制度的效率缺陷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达与读者
-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
- 加入WTO对黑龙江省财政税收的影响及对策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丑小鸭》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匆匆》(两课时)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坐井观天》课程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反思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