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自由)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2、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看老师写──(板书:将心比心)
2、自由读文三分钟,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点,然后随机重点引导: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1、第一件事:
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 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词:沉重、一直)
⑵ 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2、第二件事:
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 “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①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② 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
⑵ “只见……果然成功了”:
① 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② 引读。
③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⑶ “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① 感悟第二次的“平静”。
② 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配乐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
⑴ 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⑵ 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再读激情:
我们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引读──
五、拓展内涵,提升品味
1、(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
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银装素裹第一次
- 日记一则
- 看白鹭
- 日记一则
- 给白衣战士的一封信
- 激烈的演讲比赛
- 国庆旅京日记
- 没有作业的寒假生活
- 给凡卡的一封信
- 我竞选班长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雨
- 家庭趣事
- 给向老师的一封信
- 日记一则
- 宾馆提供停车泊位的法律性质
- 战略投资公司的优势与风险(1)论文
- 私权的勃兴——北京大学民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 居住权不宜写入物权法
- 扶贫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1)论文
-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 浅议对间接受害人扶养权利的保护
-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1)论文
- 意思表示分析
- WTO与乡镇企业发展初探(1)论文
- 日本亲属、继承法的主要变化
- 1978年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1)论文
-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和效力
- 论不可抗力(下)
- 改善投资环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论文
- 把心径扩大1毫米
- 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 面对创新,你准备好了吗?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文相关人物
- 电子游戏机之父──布歇内尔
- 弘扬民族精神要有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
- 探索人脑的创造性思维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文导读
-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 约翰·古登贝尔克与印刷术
- 议论文的常识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简介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语病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