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3
《尊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一、谈话引入
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本课中,在一位外国年轻人的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做人品质。
二、质疑激趣,引导了解课文梗概
1、接下来,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最想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并想想,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3、学生提问让其他同学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新词,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4、说一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1、纵向比较:
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杰克逊提出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2、横向比较:
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
四、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1、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
2、以《尊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一种勇敢,叫做原谅
- 由被动到主动
- 手与心的温差
- 友情
- 大自然
- 理想
- 我心爱的电子琴
- 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 接受
- 诚信与榜样
- 坚持就是胜利
- 人生平凡
- 提醒幸福
- 我心中的渴望
- 作一个有修养的园湖人
- 专项巡视――巡视模式新常态
- 世界上最早的核试验
- 饿狼,正阔步
- 三王墓故事的源流演变及与荆轲刺秦故事之比较
- 民俗博物馆地域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浅析
- 跨越时空的奇迹
- 注定的孤独者
- 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
- 宽容?鼓励?关爱
- 浅析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处理
- 冼星海,烽火连天爱依依
- 记忆的建构与自我认同的确立
- 古巴:穷人的幸福感
- 如何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 在老价值里找到新意义
- 《观察中的发现》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 丑菊 教案教学设计
- <珍贵的教科书> 教案教学设计
- 古井 教案教学设计
- 画杨桃 教案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 教案教学设计
- 写作教学设计《神奇的动物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 《观察中的发现》讲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红灯笼,看文明 教案教学设计
- 《田忌赛马》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四 教案教学设计
- 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创新思维——《物体的浮与沉》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