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危峰兀立”、“形态万千”、“波澜壮阔”、“连绵不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2、 听课文录音。
3、了解课文大意。
4、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5、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6、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7、自读课文。
8、讨论: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
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9、学习第一段:
齐读。
比较“观赏”与“观看”的不同,说说课文用“观赏”而不用“观看”的原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10、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朗读。
⑵ 概括段意。
⑶ 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
⑷ 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⑸ 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漓江水的特点的?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
⑹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
3、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5、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现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及几个比喻的含义。)
6、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7、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
8、再写桂林的山?
9、齐读。
10、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现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
2、朗读。
3、解释“画卷”的意思。
4、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5、以“舟行碧波上。
6、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1、指名
2、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
3、概括中心思想。
4、了解写作特点:
⑴ 先总提。
⑵ 再分述。
⑶ 最后综合的结构。
⑷ 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在流动
漓江水 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甲天下
奇:拔地而起 形态万千
桂林山 秀: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突 怪石嶙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呼啦圈大赛
- 小鸟
- 做个健康的孩子
- 下围棋
- 六一小朋友的节日
- 小熊真可爱
- 有趣的“买文具”
- 我成了后羿
- 有趣的水果拼盘活动
- 学骑自行车
- 上海大众扎根青田
- 翻过来翻过去
- 有趣的实验
- 云海
- 我又掉牙了
- 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 受害方不能申请工伤认定(1)论文
- 论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1)论文
- 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
- S7-400在热连轧步进式加热炉中的应用
- 雇主责任构成要件之我见(1)论文
- 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1)论文
-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建设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
-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若干问题探析(1)论文
- 静态图像的直接显示
-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集成式全分布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初探(1)论文
- 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处理
- PLC在自动化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 《风筝》学法指导
- 《风筝》词语解释
- 中国风筝的玩法
- 《风筝》好词好句
- 风筝分类
- 贾平凹主要著作目录
-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 欠黥
- 现代风筝
- 风筝的起源
- 贾平凹自析文学人生
- 放风筝
- 风筝简史
- 《风筝》近义词反义词
- 风筝的主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