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课堂实录】

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了课堂观察教学研究活动,我有幸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长城》这一节课,我的观察内容是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以下是这堂课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师: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

二、授新

1、齐读课题:

长城。

2、出示多媒体录像:

这两幅画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都是描绘长城的景象。

不同点:

观察点不同,第一幅画面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画面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所以观察到的景物就不同。

3、观察第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象了吗?

生回答,师引导生观察和描述画面时,要有一定的顺序,由近到远、由主体到周围景物。

再说说第二幅画面上有什么。

4、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想想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画面中所描绘的。

生自读课文。

回答:

第一自然段与画面一相对应,第二自然段与画面二相对应。

5、书中这两个自然段是怎样写长城的?

“远看长城,……”用比喻的手法,把长城比作蜿蜒盘旋的长龙,可以看出长城很长、气魄宏伟。

齐读。

“……”写了长城的构造,从什么地主可以看出长城高大坚固。

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此段,以学生上台在画面前解说的形式,弄懂长城的构造:垛子、瞭望口、射口。

对照图二说说长城的构造,尽量运用书中的语言,让学生尽可能深刻地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师对这两段进行写法上的引导: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长城的整体景象,再局部描写长城。

6、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他联想到了什么呢?读读下一段,批划你有感受的语句,多读几遍,再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生自读批划,交流感受。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师引导,适时结合课后第三题。

师注意训练学生抓重点句、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同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外阅读;训练学生从内容情感及写法等多角度理解分析课文,读写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指导有感情朗读,训练学生通过读的形式理解体会并表达情感。

8、除了这些,你还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生展开想象,比如: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的外貌穿着……,他们的神情动作……

9、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小结

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了这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不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和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把这篇课文读一读,然后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师引导学生,不但从内容上、情感上谈,还应该注重写法上的收获。

【教学谈】

《长城》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四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十七课,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思路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和第四自然段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读一读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众所周知,积极的情感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情是起主导作用的。只有老师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和谐共振,学生才能入情入境,才能让他们走进文本,才能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最终深刻地体验情感,这时,最佳教育效果才会产生。在讲这一课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长城,对课文中的介绍只是一种浮于书本表面的了解,但是当教师在讲一二自然段,把介绍长城的录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学生们立刻被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所吸引。长城上那条石与城砖的巨大,那烽火台的高大坚固,真实的镜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再阅读课文,学生就不会认为课文的文字是那么空洞、难以理解,而是想通过阅读与联想,去感受长城的雄伟以及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难。这时的情感体验也就水到渠成,达到了课堂情感体验的高潮。

听完这堂课,我的感受颇深。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课堂是舞台。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以感染学生为突破口,将学生自然地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反思,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体验重在情感的激发、心灵的感悟,它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上”。语文就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土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除了供学生学习和欣赏之外,又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教师只有牢牢把握这些课文的情感基调,注重情感的渗透才能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法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积极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因人、因文、因地制宜地创设课堂教学优美的意境,强烈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
我发现了小狗的“纸巾”
迎世博会的
世博会300字
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
我的老家
我的爱哭小妹
爷爷生病了
玫瑰花
清清的潕水河
写清明节的
老师的微笑
描写春天的300字
偷葡萄
课余生活
社会实践学习报告
寒假实习报告总结语
埋头苦干 岗位建功--社区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记稽查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总结
在“十佳廉政公仆”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讲话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2011年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2009年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名教师培养工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煤矿培训工作总结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假钢铁公司实习报告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
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证券市场审计需求的产生原因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探讨
审计评价难的成因与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呈现的新特征
关于加强审计风险内控制度的思考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初探
审计环境与CPA审计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条件下的审计初探
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失败
应正确划分十二种经济责任
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五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五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七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四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六
《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四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八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