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
(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
3.指导书写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
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
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学习新课
一、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言积累
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非常小男生和非常小女生有感
- 椒江大桥
- 2008年的北京
- 我的铅笔盒
- 保护环境
- 我和大象合影
- 我的“小布狗”
- 看大海
- 程超
- 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一封信
- 第一次叫明星签名
- 可爱的小鸡
- 我抽屉里的小相册
- 我的母亲
- 我的小台灯
- 探究我国体育理论在建设中的任务
- 论就业市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什的几点思考
- 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浅谈常态化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
-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浅谈将美育目标放入当代体育教育中
- 关于网上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冲击
- 高校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析
- 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特色的分析
- 浅议大学语文课堂意外的处理艺术
- 关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探折
- 让多媒体走进高师音乐理论课堂
- 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 浅谈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反思
- 开放性的实践 主体性的探究──《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例谈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 《圆明园的毁灭》片断赏析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课例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