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片一套(共计八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板书:颜色形状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板书:五彩缤纷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投影)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投影)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板书:变化万千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板书:静态动态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把刚才写骆驼的话整理到笔记本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大象和骆驼结合起来写,采用不同的方法写出不同的特点。
注:本教例应邀赴扬州展示,引起热烈反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2世纪的今天
- 给予
- 20年后的衣服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神话王国
- 20年后的我
- 一件小事
- 22世纪的一天
-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 奥运畅想
- 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2008年的我
- 英魂永存的山海关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探讨舞弊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论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 浅论审计的理论基础
- 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讨
- 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系统
-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试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浅谈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
- 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 论审计证据特征
- 工程造价审计之我见
- 浅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审计
-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
-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