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序:组词成句的重要手段《幸福是什么》

语序:组词成句的重要手段《幸福是什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语序:组词成句的重要手段《幸福是什么》

语序:组词成句的重要手段《幸福是什么》

人教版第九册《幸福是什么》“思考·练习”第一题为:“十年后,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来的?”

“牧童”指放牛羊的儿童,十年后,他怎么还是儿童呢?且在文中,十年后,“三个牧童”已改为“三个青年”。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改为:“三个牧童十年后,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

我完全同意王宁老师的意见,这道“思考·练习”题的表述是有问题的。确切地说,犯了语序颠语病。

语序颠倒,是指在行文造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不符合语言组合的规律,或者不符合人们语言习惯。由于汉语极少有形态变化,因此组词成句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靠语序。它能够按照表达的需要,按照词语的性质、特点,把词语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成需要的具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够表达一定意思的句子。因此,不同的语序,可以构成不同的意思关系和结构关系,组成不同的句子,也有可能组不成句子或组成病句。

产生语序颠倒的原因是,造句者没有按照意思表达的需要,去正确地合理地安排词语的顺序。语序颠倒的结果,会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或不合事理(不合逻辑),或者使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混乱、成分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甚至还常常会使句子产生歧义。“十年后,三个牧童……”就不合逻辑,因为“十年后”他们已不再是儿童了。改成“三个牧童十年后……”就合乎事理了,因为他们在十年后已变成青年了。当然,如果不从语序调整,也可把“三个牧童”改为“三个青年”。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语序颠倒的病例试作修改和简析。

①当我七岁时,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怎样送我上学。

应改为:“我七岁时”记得……,其实作者的原意是说“我”现在还记得七岁时父亲送我上学的情景。

②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应改为:“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易让人误解为两个新社会、两个旧社会。这显然不是作者的原意。

③这是十分天真活泼的小男孩。

应改为:“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男孩。”原句不符合语言习惯。习惯上都说“这是一个……的人”“这是一本……的书”“这是一件……的事”。语法书上说,描写性定语应放在数量定语之后。

④去年暑假后,有五个师范学校的五个毕业生来到我校工作。

应改为:“去年暑假后,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来到我校工作。”原句易让人误解为“五个”是修饰“师范学校”的,其实是修饰“毕业生”的。语法书上说,几个定语应放在最前面。“毕业生”隶属于“师范校学”,故“师范学校”这个领属性定语应放在最前面。此句另一种改法是将“五个”改为“五位”,这样也不会产生歧义了。

⑤在班委会上,班干部们交换了深入的意见。

应改为:“在班委会上,班干部们地深入交换了的意见。”原句将状语“深入”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造成了语病。这里的“深入”只能用来修饰动词“交换”,不能用来修饰名词“意见”。

⑥这个问题,在同学中广泛的引起议论。

应改为:“这个问题,在同学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原句将定语“广泛”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造成了语病。这里的“广泛”只能用来修饰名词“议论”,不能修饰动词“引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泡泡
春天的味道
课间快乐的场面
秋中悟人生
下雪了
买烧饼
妇女节的设想
一份特殊的礼物
洗衣服
格斗家的职业
除夕夜放鞭炮
街头的年味
新年有好心情
勇敢
我做摄影师
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
中英项目数学培训总结
寒假实习报告-物业管理专业
大学生“村官”法律培训班总结
辛勤结硕果,青春谱华章——**同志个人先进事迹
全运会暑期志愿培训工作总结
学校企业职工培训总结
局城管治安警察支队长先进事迹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餐厅工作)
旅游类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09年寒假超市社会实践报告
营运支持部工作总结
**同志升任主任科员推荐材料
妇联主席***先进事迹
研究生干部培训个人总结
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条件下的审计初探
应正确划分十二种经济责任
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关于加强审计风险内控制度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呈现的新特征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失败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
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审计环境与CPA审计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审计评价难的成因与对策
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证券市场审计需求的产生原因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初探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探讨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动手做做看》AB案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九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二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