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课文《火烧云》不过五百来字,却有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体现了作家萧红那匠心独具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朴实,自然流畅
《火烧云》全文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用口语的形式娓娓叙说,像“火烧云上来了”,“您老是金胡子了”,“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等,使人读了感到亲切自然。文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很多句子的末尾都用“了”字,这个口语化的文字,读来顺口和谐,充满生活气息。
二、丰富的词汇,灵活的笔调
《火烧云》用词也极富变化。文中单表现色彩不同的词就有“紫檀色”“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让人目不暇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这火烧云时而红、时而紫、时而灰、时而黄,语言充满色彩美。
此外,作者还用了“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分别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灵活的笔调是文章语言艺术上的又一特点。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词造句灵活多样。作者为了写出火烧云形态的变化无穷,用不同的句子叙述了各种形态的出现:“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由马而狗,而狮,真可说是瞬息万变。而写它们的消失,尤其富有情趣,写“马”是“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写“狗”是“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写“狮”却是“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同是写消失,一是逐渐模糊,一是不知去向,一是倏忽不见,毫无单调式重复之感,使文章更显活泼、生动。二是写法富于变化。写霞光,着重刻画其静态,从地面到天空,主要运用侧面渲染,中间插入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另一个人物的说话,困中着色;写火烧云的形状,则从正面落笔,极力描摹它的动态,且从单个的马的形象,幻化为一组狗的形象。
三、语言凝炼,富于音乐美
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
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
四、长于比拟,形象生动
火烧云形态千变万化,难以名状,作者却用比拟的手法,分别用人们所熟悉、更为儿童喜爱的马、狗、狮等象形,不但刻画其静态,更细致地描绘其动态,象形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唠叨的妈妈
- 假如我是老师
- 罗老师的眼睛
- 我的奥数老师
- 我的爸爸
- 幼儿园的同学
- 我的表弟
- 这就是我
- 爱鼓励人的妈妈
- 我的老师
- 我
- 我的妈妈
- 心灵手巧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我们的政策重点(1)论文
- 浅析国际外贸业务中普遍存的问题(1)论文
-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1)论文
- 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1)论文
- 关于河南省外贸依存度的若干问题(1)论文
- 亚洲中的台湾与冲绳经济的关系论文
- 欧美反规避贸易救济模式及启示(1)论文
- 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研究(1)论文
-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机制分析.(1)论文
-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趋势及对策(1)论文
- 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劣势与战略路径的联系与区别(1)论文
-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1)论文
- 中国出口:在结构调整中寻求突破(1)论文
- 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1)论文
- 外贸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1)论文
-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 我的信念 教学设计
- 理想 教案设计示例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2)
- 人生寓言(节选)教学设计
- 《论语》十则 教案示例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1)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初中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
- 《桥之美》教学教案设计
- 高一〈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设计示例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3)
- 语文第五课《故乡》三课时
- 《说“屏”》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