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2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初读解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2、小结:
是的,我们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乐的。但有一种快乐不是物质的获得,而是心理上的获得,如春风吹过,涟漪荡开,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我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一定会获得另一种快乐。
3、揭题:
指名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 jǐ yǔ,理解词义)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予为什么会快乐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反馈:
⑴ 生字“兜”。
⑵ 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
哥哥 → 保罗
↓
男孩 → 弟弟
三、精读课文,学习两次误解,品读重点词句
1、过渡:
圣诞节前夜,保罗和一个小男孩偶然相遇。起初,他并没有在意那个孩子,以至多次误解了他。我们一起来快速读读课文,找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为什么会错?
2、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小男孩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读保罗惊讶的句子。
(引导学生想一想,保罗为什么吃惊,初步认识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
3、过渡:
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不过,保罗又错了。错哪儿了,为什么会误解?
4、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做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弟弟是男孩最大的快乐。)
四、体会三人难忘原因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13节:
从“喜悦、湿润、难受”三词入手,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到了“给予”带来的欢乐。)
五、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目睹这感人的一幕,为小弟弟高兴,为小男孩、为保罗感动。
(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强及对弟弟的关爱之情,读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六、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1、是啊,给,永远比拿快乐,那么你有过因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出示: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让学生自己说说,然后交流。)
2、有位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他把自己的感受凝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给予
一束花
一句话
送去的是温暖
表达的是关爱
伸出你的手
别人握住的就是力量
露出你的笑
别人感受到的就是阳光
3、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也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你的体会会更深。
(生齐声诵读《给予》这首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理想
- 妈妈病了
- 中国少年
- 我的同桌
- 妈妈带我逛超市
- 操场上
- 打预防针
- 《狼与羊》的启示
- 动物园看花孔雀
- 看妈妈拖地
- 爱——妈妈的无私付出
- 我的小电筒
- 猜测中的军训
- 雪中去学琴
- 母爱
-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浅谈对高等林业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 关于利用多媒体素材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 关于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 关于英语教学中融人跨文化意识的策略研究
- 试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谈学生文化意识培养
- 浅析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 浅谈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
-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试论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双重嵌入
- 浅浅论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开去
- 香菱学诗
- 香菱身世和性格探讨
- 曹雪芹为何不写吸烟
- 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
-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 《红楼梦》简介
-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 《香菱学诗》有关资料
- 香菱学诗
- 黛玉如何教香菱学诗
-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事
- 从香菱学诗说起──王维《使至塞上》名句赏析
-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之《范进中举》
-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