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5
《搭石》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搭石》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朴素的美,一条小溪,几块石头,一群人从文本中缓缓走来,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设计思路】
1、只有品析式的教学风格才能与文本和谐美相得益彰,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指导学生落脚在一个“品”字,而要收获在对平凡美的体悟与认同上。
2、尊重学生认知,关注个性体验,引导学生思维,创设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初识搭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交流。
4、补充:
文中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三、研读课文,自主品位
1、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交流品读:
⑴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一行人走搭石的相关句子。)
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想象感受音乐美和画面美。
指导朗读: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读出诗一般的意境。
⑵ 出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相关句子。)
帮助学生理解: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指导朗读。
⑶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年轻人和老人走搭石的相关句子。)
3、理解“伏”和“理所当然”两个词。
4、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敬老。)
5、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6、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四、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写一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丽植树
- 植树
-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植树节
- 我长大了
- 植树节
- 难忘的一件事
- 图书馆
- 植树节
- 学滑冰
- 请爱护花草树木
- 爱护花草树木
- 春天
- 春天里的发现
- 放焰火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艺术大师的爱情散文诗概述
- 言在此而、意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 关于新南非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 汉画艺术在设计中的适用性
- 简论中华书法及其对世界文化艺术之影响
- 小户型家装设计的陈设特点
-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1)论文
-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 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
- 我国企业在奥运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从新华小说看家庭伦理思想与行为的急遽变化
-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 简述德治与法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壁虎爱的故事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 《四个太阳》重点问题探究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 《四个太阳》训练素材
- 《四个太阳》老师语录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蜗牛和乌龟比本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 《四个太阳》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