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3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这类童话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小木偶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小故事。
(课件展示)
生用心观看。
师:看完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做错了事情要诚恳的道歉,就可以避免矛盾的发生。
生:我发现笑能解决矛盾。
生:我感觉笑很重要。
……
师:是啊!笑能让我们得到快乐、夸奖、友谊,可见笑很重要,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笑,不过,我们看完《小木偶的故事》(板书课题)也许你对笑会有新的理解。
二、品读感悟
1、了解小木偶:
师:小木偶你们见过吗?
(生齐答见过。)
师:你能把你见过的小木偶介绍给大家吗?
生:它是木头做的,不会说,没有什么表情,呆呆的傻傻的。
师:课文中的小木偶和我们见过的一样吗?一起来看看!
2、交流预习情况: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
师:它和我们认识的小木偶一样吗?
生:不一样,他会说会动,因为它只会笑,所以处处受委屈,让人误会。
3、再读课文,交流感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自读自悟,同桌交流,并全班汇报。)
生:我感兴趣的句子是课文最后一段,因为我知道要是只会笑,不懂得伤心是不够的。
师:不过课文前面老木匠说过,“没有笑是不行的”你认为这两句话矛盾吗?
生:可是小木偶确实受到了委屈,本来是小红狐抢了背包,可是因为他只会笑,不能表达他的愤怒,所以熊警察才不相信他。
师:是吗?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个内容。
(11~22自然段。)
师:这部分主要是对话,你找一找自己的伙伴,分角色给大家朗读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
(自己找伙伴,分配角色朗读开始。)
师:你认为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1:我认为小红狐读的不错。她读“放开放开”的时候,我听出她很焦急,也很烦。
生2:我认为小红狐读“报告警官”时要读得大声些。
师:是吗?你来表演一下。
(生表演读。)
生3:我认为小木偶读“我们我们”时,声音要更大些,更急些。
师:你能读一读吗?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个部分。
(用相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老婆婆和小白兔对小木偶误解的部分。)
师总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处处被别人误会,哎,真是可怜。同学们,想亲身感受一下小木偶的感受吗?那就再一次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⑴ 生自由分组;
⑵ 展示朗读;
⑶ 评议。
4、情感交流:
师:同学们在学习经历了小木偶的遭遇后,你有什么想法能告诉大家吗?
生:我明白了,生活中只有笑是不够的,还有伤心和难过,还会遇到很多事情,不然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师:是啊,正如我们课文最后一段说的一样,一起读一读吧!
总结:生活就象五味瓶,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让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三、课外拓展
可爱的小木偶,在小女巫的帮助下,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他以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续编这个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跳远
- 诚 信
- 可爱的小乌龟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爬山
- 回忆·故乡
- 我的家
- 故乡行
- 油菜花黄
- 学问
- 春游
- 桂花飘香
- 假如我是一条长长的河
- 谢谢您,亲爱的外婆
- 彩旗又飘起来了
- 论苔丝的性格魅力之反抗的女性
- 建设美丽中国与移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新技术
- 论宋代咏梅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对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 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
- 文化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续夷坚志》中的动物故事
- 浅析淮北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
- 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及当代价值
- 永不退色的光环
- 试论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相同点
- 中国古代画论的“比德”观研究
- 书画作品落款中的日期探讨
- 浅谈慈禧与摄影
- 高科技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发展之路的分析
- 《为了他的尊严》说课设计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札记
- 《囚歌》问题探讨
- 《为了他的尊严》课文
- 《囚歌》教学设计
- 《囚歌》课文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 《囚歌》相关知识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 《囚歌》其它杂项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 《囚歌》教学设计
- 《囚歌》教学设计
-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 《囚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