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PPT 课件。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出示鸟儿为树唱歌的画面,引出课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收获:
引出:小鸟与大树是好朋友。
板书:
好朋友
4、找出文中有“好朋友”的句子,试着读读。
学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1、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小鸟与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再次读课文,仔细找找,还有哪些句子?
2、“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⑴ 谁来读这个句子。
⑵ 学生评议,指出“天天”读重音。
板书:
天天唱
⑶ 小结:
他们是那样的形影不离,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3、“再见了,小鸟……请等着我吧!”:
⑴ 学生试读,体会感情。
说说这些对话,可以看出他们什么?
⑵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⑶ 小结:
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鸟儿找大树时,与树根,与门先生,与小姑娘的对话:
⑴ 小鸟回来了,可找不到大树,怎么与树根对话的,你知道小鸟当时的心情吗?学生朗读,相互评议。
⑵ 与门先生的对话,和与树根的对话的语气一样吗?比较第一句读。
⑶ 与小姑娘对话时,小鸟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学生朗读。
⑷ 只读对话部分,与课文中的角色连起来分角色朗读。
⑸ 小结:
鸟儿找大树,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他是怎么找的呢?
(历尽艰辛,千辛万苦等。)
板书:
找
他这样努力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5、过渡:
终于,在一个小村子里,一盏煤油灯前,小鸟找到了大树,让我们一起读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出示最后的三个自然段。
⑴ 读了这三个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也可以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里用了“两个盯了一会儿”。
⑵ 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呢?将三个自然段中的“小鸟”改成“我”,并进行朗读。
⑶ 小结:
小鸟终于找到了大树,又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已化为灯火的大树听,因为大树是小鸟的好朋友。
板书:
又唱
三、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1、过渡:
学到这儿,小鸟的诚信,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友谊深深的感染了我们,我们肯定会有许多话对故事中的树啊,鸟啊,门啊等听。让我们再次欣赏这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2、播放动画短片。
3、学生准备。
4、几分钟后,全班交流。
5、总结: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很多思考,有有关诚信的,有有关环保的,有有关友情的……让我们意味深长的读课题:去年的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我的“严”老师
- 铅笔和橡皮
-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欢迎新同学
- 辛勤的园丁
- 蜡笔小新洗衣服
- 我的妈妈
- 春游
- 小鸟大战猎人
- 小熊当老师
- 轿车驶入百姓家
- 萝卜又回来了
- 春游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传统文化创新现实意义
-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3)刑法论文(1)
- 刑法的程序与构造(5)刑法论文(1)
- 浅论中国、美国、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
-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4)刑法论文(1)
-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4)刑法论文(1)
- 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4)刑法论文(1)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5)刑法论文(1)
- 从古代汉语中的别名,雅号看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觞
- 《荷花》教案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5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6
- 《荷花》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荷花》教案
- 《荷花》教学实录
- 《荷花》教学案例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6
- 《荷花》课前谈话一例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
- 《荷花》教学实录资料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理解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3
-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4
- 《荷花》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