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4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第二课时〗
1、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设计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教时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脚的样子; 脚的形状; 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注意)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
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找出爬的动作词;
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眼中的毛老师
- 小蚯蚓
- 松树
- 汉堡和薯条吵架
- 爸爸妈妈是我的英雄
- 木棉花
- 香香甜甜的梦
- 未来的家乡
- 水彩笔
- 骑木马
- 长大以后当作家
- 成功展示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 云像什么
- 我有一件隐身衣
- 顺丰嘿客模式探析及对银行业务的启示
- 重新发明微软
- 低温热在热力除氧中的应用
- 略谈公路施工填石路基的施工技术
- 玉米霉变及黄曲霉素的图像处理检测方法
- 关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降噪措施的探讨
- 微电网技术综述
- 关于西部边远地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的探讨
- 你所恐惧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
- 当大象变成设计师
- “纯网综艺”是个什么东东?
- 煤炭采制中影响煤样代表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 自知,人类社会终结处
- 谷歌为了提高你的艺术品位操碎了心!
- 数字电视boss系统模块的技术难点分析
- 江苏泰兴市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 为什么要建议撤掉课文《登山》
- 析部件 表认识——暖字教学一得
- 关于素质教育焦点的对话------于光远与刘学文谈素质教育 刘学文
- 大海边的阿基米德
- 提升教育理念 深入本校实际 以学生为本 师生共同发展----校本师资学习体会
- 应如何鉴赏古代诗词
-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老舍怎样教育孩子
- 语文也可以实行考级评价制度
- 合作学习启示录
- 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
- 在具体生活情景中学古诗
- 激活美术新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浅谈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
